一、职责
理论教师负责《理论教学工作制度》的实施
二、工作内容
(一)、备课
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,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。任课教师在开课前应做好备课工作。
1、备课准备
(1)每学期末任课教师从教务处领取下学期《教师任课任务书》。
(2)领取相应教材、办公用品。
(3)熟悉教学大纲,钻研教材了解本课程的地位、任务和作用;掌握教学基本要求,明确教学重点、难点。
2、编写学期授课计划表
(1)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《教学任务书》以及计划学时,结合使用的教材,编写《学期授课计划表》,并按规定的项目填写(一式三份)。
(2)编写《学期授课计划表》的要求按《教学组织与管理》作业指导书的相关规定执行。
3、编写教案
教案作为实施教学的文件,主要有首页、备课笔记(或讲稿)、教学后记三个部分组成。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:
(1)每次课的教学目的(一般两课时或一节为一单元);
(2)讲授的内容提要、重点、难点;
(3)采用的教学方法,实施步骤;
(4)各教学步骤的时间分配;
(5)板书设计及教具、图表、幻灯和录像、计算机、投影仪等教学手段的使用;
(6)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题、思考题及要求;
(7)教学后记,问题及改进设想和措施。
4、教案审批
教案必须按规定经过审批方可使用。
(1)教师应提前准备两周教案;
(2)教学周单数周一下午两节课后为教案审批时间;
(3)一般教师教案由教研组长审批;教研组长教案由教务处长审批;
(4)教案审查主要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求;书写是否规范;内容是否全面。
5、讲课(课堂教学)
(1)上课教师应提前五分钟到教务处领取《教学日志》。
(2)提前两分钟携带教科书、教案、《教学日志》到达教室门口。上课铃响准时进入教室。
(3)授课前需清点学生人数,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《教学日志》上。
(4)授课时必须做到教学目的明确,讲授内容正确,突出重点,讲清难点。教学组织紧凑严密、语言清楚简练,板书清晰工整。
(5)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,针对学生特点,注重深入浅出 、生动活泼。通过提问、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,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。
(6)要充分利用教具、挂图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,增强教学的直观性,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,提高教学效果。
(7)要注意把握教学环节和时间。一般安排两课时为同一教学单元,第二节课结束前应作课堂小结,并布置作业。
(8)下课铃响后,准时下课。填写完《教学日志》,并立即交回教务处。
6、辅导
(1)辅导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,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。教师通过辅导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,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课程内容的难点和重点,解答疑难问题,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,培养其刻苦钻研、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(2)任课教师每上四节课应安排一节辅导,时间可以安排在晚自习或自习课时间,也可以在每天下午5、6节课以后。辅导量可根据课程特点增加,但不能减少。任课教师辅导应有记录,晚自习辅导在《晚自习辅导登记表》上签名,其它时间辅导在《教学日志》上记载。辅导情况纳入教师工作质量考核范畴。
(3)辅导和答疑原则上以个别指导为主,对普遍的问题也可以进行集体辅导。任课教师要做到认真负责,热情耐心,深入了解学生,区别不同情况,确定辅导对象、内容和措施,真正做到有的放矢。
(4)对于统一规定的辅导时间,任课教师必须按时辅导答疑,否则按旷课论处。
7、作业
(1)每门课程均应依据其性质和特点布置相应的作业。作业既要密切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,又要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,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既要促使学生勤写多练,又要防止负担过重。
(2)教师应认真细致的批改作业,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,要认真记录,并经常对作业进行讲评。布置的作业原则上要求全批全改。
(3)教师对学生按时交作业、补交作业和缺交作业要区别登记,对批改的作业要签署日期、记载到《学生成绩册》,对不合要求的作业应让学生重做。
(4)教师每学期要根据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,给学生评定出学期平时成绩。
8、实验课
(1)实验课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任课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实验教学。
(2)需要安排实验的课程,任课老师应提前一周上报《实验、专用教室申请单》,教务处长签字同意后交实验员准备。
(3)实验课前应使学生明确实验内容、目的,并对学生进行操作规范和安全规则方面的教育。
(4)实验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,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各种仪器、仪表,使学生懂得如何观察处理实验数据,分析实验结果,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。
(5)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质量,综合评定学生实验课成绩。
(6)实验结束后安排学生协助实验员整理实验室,打扫卫生。
(7)学院没有实验条件的,任课教师应积极对外联系试验机构,努力完成实验计划。
|